
購買房子置家是一件充滿希望的過程,相信各位都有所感受。我當初買房是騎著自行車滿天津市轉,每個休息日幾乎都是背上2-3瓶水,到處看房,中午趕到哪就在哪吃一口,每天都是幾十公裏,很累很辛苦,但很充實,無怨無悔的尋找著夢中的家園。家裏的房型圖、樓書堆積如山,滿腦子都是地段、開發商、采光、價格等等的組合,甚至做過對比表格。
房子買完了,網上選房的資料相當多,我只說說我的一點感受。
開發商
選房還是選口碑較好的大一點的開發商放心,尤其是期房。我的房子是在一片平地的時候頂著星星去排隊給人家送錢買來的,如果是小開發商,可真不放心。可大開發商也有頭疼的事,就是房子不愁賣,合同裏面夾霸王條款,不簽就別買!我的合同裏就規定,房子自交房之日起就自動成為我的房子,也就是從這天起必須交納物業費,可我的房子是10月底交房,已經過了裝修的最好時機,本想明年裝的,可那會白交好幾個月的物業費,沒辦法,霸王條款呀!所以買大開發商的房子要有忍辱負重的心理准備。
房型
我的房子私密性較好,經過過道才到兩間臥室,但壞處就是浪費了面積,也就是花錢買了過道,不是實際的使用面積。選房時大家要權衡一下。
臨街問題
我的房子是臨街的,不是喜歡,而是無奈,不臨街的房子起價就高很多,而且面積都較大,實在買不起。臨街的房子真的很吵,我曾經爬上王頂堤立交橋旁的一個高層,10幾層高,樓下過大車的聲音就和站在橋邊一樣,所以,售樓員告訴你臨街沒事,樓層高+退線就不會噪音很大,你別信。臨街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用中空玻璃,很慶幸,我現在的房子雖然臨街,但開發商給裝的都是中空玻璃,窗戶關上和打開是噪音的區別非常明顯,關上時就小得很。臨街的房子還有個缺點,出房率低,我是北面臨街的,樓棟入口在南面,想坐電梯必須經過一個大堂,這個大堂在北面入口的房子裏沒有,這是公攤面積,買臨街的房子就會買一小塊沒用的大堂的面積。
期房的缺點和優點
先說缺點吧。很明顯,期房就是還沒蓋好的房子。據了解,之所以很多房子成了爛尾樓,是因為國家有規定,房子封頂後,開發商必須付給施工單位錢,在此之前的錢都是施工單位墊付。可如果開發商實力比較小,空手套白狼似的,房子初期又沒賣好,那資金鏈就斷了,沒錢付給施工單位,所以卷包逃跑,留下爛尾樓、沒出訴苦的施工單位,還有那些用血汗賺錢的農民工。對於購房者可能就是錢房兩空的結果。現在好一點了,有規定封頂前不能賣,但好一點的樓盤還是有提前預訂或者內部留房,總之,就是吸引客戶早點買房,早掏錢,資金早回籠。還有就是看不到房子實物,只能看圖紙買房,到蓋好時可能有一些不可預料的改動。
優點也有。就是全過程隨時自己都能看著,可以控制質量,甚至一些細節。我聽說一個人買的期房,蓋房時天天盯著,讓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電做牆,到交房時,他不用作任何的電路改造和房型拆改。我還有位高臨,他也是看著自己房子蓋起來的,我們是地板采暖,以後做電路改造走線不能走地面,很麻煩。他想到前面了,工程在施工時澆築混凝土柱子裏面有橫管,他讓工人管子裏面穿上鐵絲,他自己再做了記號,以後線路穿牆都不用打眼了。眼看著自己的房子一天天長高,盼望著那天蓋到自己那一層,又盼著封頂、盼著交房,那種心情不知用什么語言來描繪。還有就是可以多用電錢買房,如果是現房,買完了就要裝修,哪來那么多錢!期房可以買完了再存裝修的錢,可以緩一緩手。還有就是房型選擇性較強,因為剛開始賣。相對的,現房時房型就少多了,沒開盤時內部認購了一批,關系戶留了一批,開發商分批賣又扣了一批,等你買現房時沒幾套可選了。
貸款
如果你打算每月都把公積金提出來,我勸你還在建行做貸款,否則能煩死你。我做的純公積金貸款,沒在建行。現在國家鼓勵公積金貸款,除了利息較低,還有抵稅政策,所以我每個月都要打出還款憑證,再找單位領取“公積金提取單”,然後去建行提我的公積金。別的地方我沒去過,我去的是解放路建行貸款中心,第一次要帶的東西那叫一個多,排了半天隊後一審,東西不全。據我觀察一次能把所有東西帶全辦手續的很少,您要是一次拿全可是夠厲害的。如果你去解放路那裏辦貸款可要有個心理准備。我勸你最好辦那種自動劃帳的,否則你就有的煩了!可以去建行解放路的營業廳去見識一下,每次去我都有要把那拆了的欲望,還有很多人差點就付諸實踐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