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很喜歡房屋仲介的工作,但是,我很不欣賞大多數房屋公司的經營方式!
所有的房屋仲介公司都缺人,而且,都需要沒有房仲經驗的新人!講白了,第一點,人越多,店東賺錢的機會越多;第二點,沒有仲介經驗的新人,就是好洗腦!
既然缺人,為什麼不付出基本薪資,保障業務的基本生活?再不然,就是付高額的底薪,卻給少得可憐的獎金,然後把業務當成機器在使用!更可笑的是,每家房屋公司都以挑戰百萬,千萬年薪為號召;我想,祇有真正在房仲事業裡打拚過的人,才知道,TOP SALES不是沒有,祇是數十萬人裡,才會出現一個!
不管去沒有底薪的高專店,或是去有底薪的普專店,我都可以告訴新人,你將會是第一個犧牲的炮灰!犧牲時間,油錢,以及理想.如果你要在這個領域裡成功,你就必須加倍的犧牲!
我這樣算好了,一個業務,平均要有十件庫存案件,下個月才有機會成交一件;若是扣掉同業競爭,或是屋主自售成交的,一個業務至少要有二十件庫存案件!
假設某位業務能力很強,拜訪兩組客人,就能簽一件案件回來,那他要累積二十件庫存,就要拜訪四十組客戶,甚至更多!所以一個業務,一天至少要拜訪兩組屋主!
假設一組開發的費用,五十元好了(包括調閱謄本,打電話,寄信,來回的油錢...),四十組客人,就花掉兩千元了!再看看一個業務,基本生活費等算一算,假設第一個月都沒成交,至少要準備兩萬元撐過第一個月吧!那第二個月呢?第三個月呢?
如果是有底薪的普專店,他們至少要求一天要拜訪六組至八組的客戶,一個月下來,也有180組,一組五十元的費用計算,就要花掉將近一萬元!若是謄本費用是公司支出,扣除之後,也要花費五千多元!
有成交當然好,萬一沒成交呢?
再則,以同樣的時間,去做底薪三萬元的工作,是不是穩定多了?祇是從現實層面來探討,要找底薪三萬元的工作也不好找!但,也不代表著祇能做房屋仲介!
房屋仲介,祇要去上課三十小時就有證照,真的太浮爛了!滿街都是房屋公司,三不五時就看到仲介在掃街,這樣的競爭,有意義嗎?尤其在此刻,政府課徵奢侈稅,中古屋交易,受到限制,相對的,市場上的待售物件減少;而房屋仲介公司一直開,一直徵人,真的有那麼大的商機嗎?
在此請房仲新人仔細評估,你適合做房屋仲介嗎?你能承受壓力嗎?當然更重要的是,你真的認清這個行業的本質了嗎?
我祇是用事實戳破房屋仲介公司花大錢買廣告營造的假象!
|